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壮大社会主流价值,全民族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代表,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代表,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分别在大会上发言。现摘登发言内容,与读者共享。
传文明家风 照万家温暖
一盏孝善灯,照亮百家。在我家,孝善是照亮岁月的灯火。84岁的婆婆是全家的宝,健朗爱笑,其实照顾老人没啥诀窍,就是每日的陪伴、可口的饭菜。婆婆总念叨:“街坊老伙计们都得过上好日子。”这话也成了全家的牵挂。这两年,山东在全省建设“文化书院”,我带着社区老人们上家风“一堂课”、练养生“一节操”,后来又张罗起助老餐厅,让老人们吃上了暖心“一餐饭”。腿脚不便的李大娘独居多年,我常常去送饭,也听她讲年轻时的故事,她总攥着我的手说:“燕儿啊,你一来,我就高兴了!这包子馅儿鲜亮,比我调的馅儿还好!”看着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像蒲公英似的飘进家家户户,我无比自豪。为了让这盏孝善灯照亮更多年轻人,我走进了新时代结婚礼堂,给600多对新人讲家庭家教家风,告诉他们:“幸福婚姻不靠高价彩礼,家庭教育不是比拼分数,‘常回家看看’不是嘴上说说,好的家风需要融入孝与善,用心经营。”
一盏志愿灯,温暖邻里。这些年最让我骄傲的,是全家老小都穿上了志愿者的红马甲!婆婆热心参与建设文明楼道、帮助调解邻里矛盾,丈夫在文明实践站免费教授书法,作为教师的儿媳周末讲授公益课,连小孙女都争当“小志愿者”,抢着提水果篮去看望老人。这些年,我们家捐款10多万元帮扶了20多户困难家庭,钱不多,但每一分都是心意。我也带动街坊们组建起文明实践“帮帮团”,成员从最初的3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为社区居民干了很多实在事。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就是把“乐于助人”化作了暖心话、搭把手。
一盏同心灯,爱国爱家。我的儿子入伍10多年,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是全家的骄傲。军属的牵挂我最懂,于是我办起了“兵妈妈舒心屋”。我常组织40多位军属聚在一起包饺子、唠家常,有位兵妈妈抹着眼泪说:“以前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现在这儿就是家!”听到这里,我心里热乎乎的。此外,我还是青岛市“陪伴成长”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团的一名骨干,拿自家故事当“活教材”,启发年轻父母们重视家风、立德树人,让爱国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我和家人会继续做一粒种子,在家庭文明建设的沃土里茁壮成长,带动更多家庭和我们一起,点亮暖融融的灯火,汇聚成新时代的红火日子,让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新风尚传入千家万户!(纪燕/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西后楼社区居民)
责编:许敏
来源:中国文明网
县应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县安保维稳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召开
梁志平在土桥镇调研督导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梁元和带队调研督导县城区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志平督导调研“三大盛会”安保维稳与接待保障工作
梁志平带队调研督导项目建设及社会治理一体化工作
梁元和督导检查“三大盛会”重点项目建设
梁元和开展“八一”走访慰问
九届人民政府2025年第8次常务会议召开 梁元和主持
下载APP
分享到